本文作者:author

DeepSeek:汽车智能化的助推器还是过眼云烟?

DeepSeek:汽车智能化的助推器还是过眼云烟?摘要: DeepSeek大模型的爆火席卷了各个行业,尤其是在科技公司中掀起了与之“深度融合”的热潮。华为、腾讯、百度等巨头,以及芯片、金融、电信等行业的头部企业都争相接入DeepSeek,...

DeepSeek大模型的爆火席卷了各个行业,尤其是在科技公司中掀起了与之“深度融合”的热潮。华为、腾讯、百度等巨头,以及芯片、金融、电信等行业的头部企业都争相接入DeepSeek,股价也因此上涨。然而,汽车行业却展现出不同的景象。截至2月13日,比亚迪、吉利等20多家车企宣布与DeepSeek融合,但蔚小理、特斯拉等新势力却保持沉默。

目前,DeepSeek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智能座舱,通过语音交互实现文本生成、信息查询和场景控制等功能。智己和吉利展示了三个典型场景:生成庆祝文章、回答行程相关问题以及根据模糊指令调整车内环境。然而,这些功能的实用性受到了质疑,用户更关注的是实际的产品体验,例如OTA优化和更便捷的操作。

从企业端来看,芯片厂商接入DeepSeek是为了维护和扩展市场;云服务商则看中了其带来的巨大流量和降低开发门槛的机会。但对汽车厂商而言,DeepSeek的接入并非优先级最高的需求。首先,端侧计算资源难以支持完整的DeepSeek模型部署,其次,仅仅是增加一个语音入口并不能带来显著的用户体验提升。

DeepSeek在智能驾驶领域也有一定的潜力。其强大的推理能力可以提升智驾系统对复杂路况的处理能力,降低数据采集和标注成本,并通过生成仿真数据来进行模型训练。然而,智驾的提升并非仅仅依靠单一技术,还需要其他硬件和软件的配合。

总而言之,DeepSeek为汽车智能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,但其能否真正推动产品体验的提升,还需要时间和市场的检验。用户真正需要的是更智能、更便捷的用车体验,而不是在车机上写作文。DeepSeek或许是智能化浪潮中的一个重要样本,但它并非最终答案。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阅读
分享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验证码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26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